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体育项目的影响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体育项目的影响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人说古代的火炮都是实心弹,威力有多大?
人类是一路打打杀杀走到今天的、从原始社会的拳头👊🏻发展到用武器刀🔪🏹🔨🗡️。
发展到今天的枪、炮、***💣。武器的杀伤力越来越大……
以法国皇帝三世命名的老炮“拿破仑炮”为例。
该炮可使用多种炮弹;有实心弹、跳弹、霰弹等等。
(“拿破仑”炮可发射的炮弹种类)
(撒丁王國用马匹试验实心弹杀伤效果、得出结论:杀伤一匹马相当于杀伤2名士兵、不同炮在不同射击距离的杀伤效果)
(用铸铁制作的实心炮弹、原材料易获得、制作简单)
(古代实心弹杀伤力就像玩保龄球🎳一样)
古代作战大多***用人海战术、作战人员密集、一颗实心弹在力量+速度作用下在人群里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
(古代火炮以及实心弹
与人体的比例对比、什么样的钢铁之躯能够挡住这么一颗大铁球🎱攻击?)
巨炮时期的实心弹威力无比、对野战工事的摧毁率、兵马杀伤力惊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古代的火炮不仅仅是打实心弹,还有霰弹和开花弹。
实心弹大家都知道,就是一个圆形弹丸,有各种材质制成。
总体来说,实心弹的威力还是比较大的。
以往古人作战,主要***用步兵方阵,人贴人很密集。
而实心弹对于这种方阵的威胁非常大,炮弹打出以后可以击穿数排敌兵。
如果是硬质地面,炮弹还可以出现撞地反弹,威力就更大了。
一般认为,努尔哈赤就是被这种反弹的实心弹击伤。
努尔哈赤本来在后方安全距离观察,谁知道一发高射的炮弹落地以后,发生反弹,意外击中努尔哈赤,导致后者受伤。因为年龄太大,此次受伤后努尔赤哈没有能够复原,就此死去。
明代早期火炮使用实心弹,射程只有几百米。然而***用葡萄牙人的红衣大炮,射程最远可以达到1000米以上。
得这样理解 古代用的是“低速度动能弹”。这个叫法是不是一股清流的感觉呢?
先要明确一个信息:古人知道的不多,但绝对不傻。
从源头上来说,这个东西就是古代的炮:
历史资料记载,在公元前339年的锡拉丘兹的战场上,罗马军团就已经开始使用“炮”了。
所谓的“炮”在火药发明之前是利用机械能发射的,不过,即便是机械能的“炮”所发出释放的能量也是一般士兵手中的武器难以企及的。
根据考古学复原的罗马时代的抛石车来计算,一个古代的“炮”可以投射出6.55千克重的石头,其动能达到了16000焦耳以上。虽然现在看起来数值并不大,但是依旧可以对当时构筑并不坚固的城墙、房屋造成巨大的打击。所以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古代的炮虽然是实心的铁球甚至是石头也没有关系——本身这就是一种攻城的兵器。
到了16世纪早期,由于火药的运用,炮才真正的从机械能武器改成了化学能武器。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从火药被大规模应用到战场上的那一刻起,就有开花弹了。
宋朝时出现最早的开花弹,当然不是炮弹,而是类似于手榴弹的叫火蒺藜,主要是用来对付骑兵的,发射之前先点燃,然后利用火药爆炸炸出的铁片刀刃来杀伤敌军。北宋末期更是出现了震天雷,以生铁铸壳,内填黑火药,以投石机发射,通过爆炸炸裂外壳产生的碎片杀伤敌人。
至于说实心弹也不是没有,明清时期火炮已经类似于近代的火炮了,当时也用实心弹,也用开花弹,实心弹主要是攻城时砸城墙和城垛用的。最著名的战例是在国外,也就是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用的乌尔班巨炮,这种炮口径达762mm,所用的炮弹为花岗岩炮弹,妥妥的实心弹,重达680公斤,为了抗住火药爆炸的威力,炮管厚20厘米。君士坦丁堡的城墙是纯石头墙,但是面对这种火炮直接被打碎了。
而开花弹则是用来战场上杀伤敌人的。
中国古代的开花弹一般是炮弹外有个引信,开炮时先把火药包引信点燃,再把点燃引信的炮弹投进去。
而国外的则是在炮弹壳上开了个口,里面装上慢燃的火药来引爆。
劝君莫怕火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这句流传甚广的诗句,大概是对古代火炮“威力”的最好阐释了!
诗句翻译过来就是:士兵兄弟们,不要害怕敌人的大炮攻击。你们瞧,他们都打百十炮了,咱们一个人都没死,他们拖着这么大一累赘,一个个累的跟孙子似的。
言外之意,火炮威力也就那么回事儿!
之所以会是“那么回事儿”,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古代的火炮打的都是实心弹。不论炮弹以怎样的方式打出去,炮弹均以抛物线飞出去,然后借助炮弹的冲击力,能砸到几个人就伤害几个人,所以才会“才闻几个死”。
《明史》中,关于使用火炮、火铳的命中率,有如下记载:
翻译过来就是:平均下来,打十次,有六七次能成功射击,就算谢天谢地了;即便如此,能够打中敌人的炮弹,至多不过两三次。至于能不能将敌人打死,则是后话。
事实上,古代,至少中国古代,火炮并不是用来***,而是用来攻城。
号称世界最坚固要塞的君士坦丁堡,处于亚欧大陆之咽喉。奥斯曼帝国围攻百十年,都没有攻下,直到奥斯曼帝国拉出神器——乌尔班火炮,将君士坦丁堡坚固的城墙打开一个豁口,最终城破国灭。
奥斯曼帝国的乌尔班火炮,恰是与蒙古人作战中,掌握的“先进武器”;而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之所以会那么快覆灭,离不开朱元璋等一批农民起义就所使用的火器。
有哪些事件改变了世界战争史的发展?
说几个吧!这个我正好比较擅长,以前我专门研究过这个东西!
第一个是“弓箭”。弓箭的出现使我们的祖先面对野兽等有了压倒性的优势。无论多么残暴的、庞大的野兽,弓箭使我们有了距离优势,即能不断的打击它们,又能让我们获得安全的保障!
第二个是“铁质兵器”。青铜器做的刀剑一般都比较短,这是因为青铜器韧性差。可是,铁质兵器就完全摈弃了青铜器的弱点,可以做的很长很锋利,还耐操,价格便宜量又足。使人类的战斗力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使战争分外血腥而且规模大。
第三个是“马克沁重机枪”。人类进入到热兵器时代后,热兵器较冷兵器有非常大的优势,但却没有将骑兵、弓箭等彻底淘汰。直到“它”的出现。1884年马克沁机枪的出现,让人类再一次见识了战争的凶残,它每分钟可以发射800发以上的***,像死神收割机一样吞噬着士兵们的生命,成千上万的士兵转眼就剩下断臂残肢。索姆河战役被称为绞肉机战役,也是因为将近一百三十万士兵死在了这些异常迅猛的机器前。
第四个是“核武器”。核武器的杀伤力突破了人类想象力,一座几十、上百平方公里的城市,一瞬间就灰飞烟灭了,连带着他的市民和历史。这带给人类的威力让上帝都感到恐惧。可是,这家伙竟然带给了人类和平。真是老子说的物极必反啊!核武器让所有的野心家都不敢轻言战事,我们也就获得了整体上的和平啊!
好了,这四件武器的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战争史的发展!#历史冷知识# @头条历史
有哪些***改变了世界战争史的发展?
改变世界战争史发展的历史***有: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发生的“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定的《凡尔赛合约》稳定了欧洲(法国与德国)、远东(英、美、法)的殖民状况;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生的“诺曼底登陆”和“雅尔塔会议”确定了世界两大阵营(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使世界处于平衡发展状态!
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成为超级大国,致使世界又呈现了失衡状态!
我的看法,有两种武器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世界战争史的发展方向。第一是坦克车的出现。坦克是英国人在一战末期发明的,因为出现的太晚所以在一战时坦克的作用没显现出来。坦克的大显身手是在二战。德国人的闪电战主要倚仗的就是坦克。二战把坦克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并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第二就是核武器的出现。核武器一出现就以极大的爆炸力和破坏力让世人瞠目结舌,一经在日本投放,就立即结束了二战。战后,尽管世界上小战不断,但是一直没有发生大規模的战争,核武器的出现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是狼君,一个爱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在世界战争历史中,有很多战役、很多***影响了世界战争历史的走向。而有一次战役,其产生的影响,一直到现在还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那就是索姆河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坦克作为一种作战武器登上历史舞台,而后的历史演变中,坦克逐渐成长为陆军的主战武器,直到今天坦克仍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准。
在这次战役中,英国出动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型坦克。这种坦克在设计时,被设计师们亲切的称为“母亲”号坦克,在定型投产之后,这种坦克被正式命名为“马克I”型坦克或者I型坦克。
坦克长9.75米,宽4.12-4.3米,高2.41米,全重27.4-28.4吨,成员8人,其中四名驾驶员,剩下的四名为机***。
坦克发动机的功率为105马力,最高时速5.95公里,你没看错,就是人快步走的速度,正好迎合当时步兵小步跑,做到步坦协同。
坦克车体上四挺机枪和一个炮座,这款坦克被分为雌雄两款车型。雄性车型炮座上安装一门57毫米火炮,雌性车型则是安装了两挺机枪。
1916年7月1日,在经历了6天150万发炮弹的炮火准备后,索姆河战役打响。英军开始如潮水一般向德军阵地发起冲锋,结果第一天的进攻,英军抛下6万具尸体,惨败而归。
英国远征军统帅黑格元帅见状,决定启用当时英国的最新武器坦克,来打破战场上的僵局。此前,英军已经将59辆I型坦克秘密运往前线。
在攻击发起前,有10辆坦克出现故障未能参战,实际投入战斗的坦克为49辆。不过毕竟是坦克的战场首秀,因为各种故障,最终开到前线的只有18辆坦克。
9月15日凌晨,18辆整装待发,准备出击。早上5点20分,战斗打响。面对这种从未见过的新式武器,德军士兵乱了阵脚,英国很快攻下第一道防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体育项目的影响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体育项目的影响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