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林丹误判的体育新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林丹误判的体育新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评价林丹微博炮轰国际羽联新规荒谬之极?
就在2018年羽坛一哥林丹带领着国羽小将们在世界羽联德国战巡回赛征战之时,超级丹的微博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在林丹最新的个人微博更新中,一则390字的无标点炮轰国际羽联长文出现在公众的眼前,原来是林丹对于国际羽联把发球高度提到1.15米的做法大为不满,并表示自己打了三十年羽毛球,自己都不会发球了!
林丹这样的炮轰并不是没有道理,对于国际羽联毫无意义的修改发球高度,除了使这些征战羽毛球赛场几十年的老将们频繁违例,没见到任何对羽毛球发展有利的一一面,更何况对于发球高度违例的判断完全靠裁判员的眼睛,这样以后的羽毛球比赛完全掌握在裁判员手里,何来公平之说?
除来此次国际羽联发球高度乱改引起的炮轰,目前以林丹为首的国际羽坛老将们本赛季将在羽联新赛季新政下参加更多的巡回赛,这无疑对老将们的体力形成考验,国际羽联规定世界单打排名前15和双打排名前20的运动员必须每年参加至少12站巡回赛!简直要累死这些老家伙啊!对于国际羽联最近的表现网友们纷纷吐槽:咱们不跟他们玩了,咱们退出羽联回头自己建个自己玩也不错!NBA不就是好榜样嘛!
如今的林丹已经年满36岁,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羽坛的第一人,他的羽毛球职业生涯足够的完美,在经历出轨风波后的林丹得到的更多是成熟和沉淀,虽然最近的林丹在赛场之上是输多赢少,但毕竟收获了家庭和亲情,最后我们祝福这位羽坛老将继续带领中国队在国际赛场上继续取得佳绩吧!毕竟他在国羽的地位至今无人替代!加油!超级丹!
欢迎各位大佬点赞关注一下!谢谢!
要知道林丹为什么炮轰,就要先看看国际羽联的规定:2017年11月,世界羽联在牙买加召开年度大会,会上讨论通过了羽毛球发球新规,新规要求发球时击球点的高度不能超过1.15米。在林丹的微博中,他针对新规则这样写道:“打了十几年的大小比赛,训练了三十来年,在今年世界羽联来教大家发球了。说句实话这简直荒谬,今年德国开始推行新发球规则,很多球员都被判罚违例,我也被判了。现在比赛的重心不再是球员,裁判他们能直接导致比赛的走向。”
根据以前的规则,羽毛球发球不能过腰,这一规定主要是不让发球员在高击球点把球平击过去,造成对接发球方的威胁。但是后来国际羽联认为这条规定存在一些问题,因为球员身高不同,就算是腰部,相差40-50厘米并不是奇怪的事情。于是,国际羽联就想到了“统一标准”,于是在2017年4月,世界羽联决定将发球高度定为1米10时,但这显然对于高个子选手十分不利,于是丹麦选手安赛龙就曾经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视频,用蹲地发球和跪地发球等搞笑的姿势调侃世界羽联,以表达对新规的不满。
于是就有了再一次“改革”,将1米1提高到了1米15,但对于选手来说,这几乎跟没改一样。更重要的是,怎么用目测的方式来确实不高于1米15?毕竟羽毛球运动员不能带着皮尺去比赛,于是,如何将发球位置严格控制在1米15以下,就成了日常训练必须增加的内容。不过在比赛场上,到底多高犯没犯规是由裁判决定的,因此就变成了裁判说你犯规就犯规,也难怪作为选手的林丹十分不满了。
表面看起来,国际羽联似乎是想用统一的标准,去确保比赛中的公平。但是,既然羽毛球运动对于身高没有限制,那么完全不顾运动员个人身体情况,将发球高度盲目统一标准的行为,不仅是对高个子球员的不公,更增加了其他球员遭遇误判的可能。虽然在更改规定的同时,为了保证公正,国际羽联已经发明了一种精确度量发球点是否超过1米15的“神器”,但是使用这种神器仍然要通过裁判的目测来实现的,这就不可能不存在误判。对于运动员来说,这是一项本可以避免的误会,却因为国际羽联的规定多了自己受冤枉的几率,也难怪林丹会如此愤怒了。
最近这个关于国际羽联发球的新规定很火爆呀,很多职业选手都吐槽这个规定!
林丹炮轰荒缪新规定,何止林丹一个人炮轰,整个羽坛基本都在炮轰这个新规定,当然除去那些个子矮的选手,像日本的山口茜和奥原希望就非常赞成这个规定!
这个规定之所以炮轰,是因为没有人性化,以前规则是球不过腰,根据运动员自身的身高规定,非常人性化!
现在直接规定不得超过1.15米,其实对林丹还好点,毕竟林丹不算很高的选手,像谌龙,安赛龙他们这样的高个子选手来说,这个规则就太坑爹了,他们发球得半蹲着发球!
而对于山口茜发球,人举到腰也没事!
这种规则是在歧视个子高吗?不被炮轰才怪,支持林丹,炮轰的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林丹误判的体育新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林丹误判的体育新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